可以表达愤怒,不能愤怒地表达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 陶凯龙

“可以表达愤怒,不能愤怒的表达”!与一位老大哥在聊天中,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。

我深深感激。

在这个社会中,能够敢于指出缺点的哥们儿不多了,因此也就显得格外弥足珍贵,因为大多都学会了乖巧做人,却鲜有人担当做事。

表达愤怒是一种情绪,与生俱来,人生来有七情六欲、喜怒哀乐,收放自如或对世事无动于衷的人恐怕不多,就算修行的布道者,深处幽静远山,未必心如止水,顺其自然,心静与环境无关。

微信图片_20250726130100

而对于接触政治的人来说,如何控制好情绪,不愤怒地表达,不仅仅是情商问题,更是官场之道,不是政治家,也应该具有政治家的韬略和胸怀,似乎大有裨益。

我是一个快意恩仇的人,直率的似乎不近情理,总想,人有宽恕的必要,也有说不的权利,如果宽恕是虚伪的,我宁可畅快的恨着,这是我性格、气质、遗传所决定的,怕是一生难改,但温和而不失威严的表达,尚可练习,或者笔上抒发:“书生报国无它路,唯有手中笔如刀”的感慨,力透纸背!

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所谓的聪明人,会来事,察言观色施以行为,如此领导喜爱,同事融洽,其乐融融。

就像我在一位执法者的办公室看到题写的书法‘难得糊涂’。

糊涂有时候真是一种智慧,忽左忽右,难以琢磨,如太极般,绵里藏针或笑面虎打哈哈,遇到事,可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图个省事,图个和谐,图个平稳,进而心安。

所谓“私不举,官不究”!

此种认知怕是大众心理,较劲者,伤其脾胃,费脑忧神,完了的结局是吃力不讨好。

事后,聊以自慰,这个社会就这样,随着大流儿,准没错!

人人嘲笑阿Q,人人又都是阿Q,基因的强大在于趋利避害的本性在利益面前患得患失且现实居上,都是“巨婴”,谁笑话谁?标榜的清高不过的异类,谁还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,生活那点事儿。

生活的本质是生不易,活不易,生活不容易。

那些‘冬窗雪飞过,人间常烟火’的凡间故事,无非充斥着一地鸡毛的幕后。而一个男人的成长,总是伴随着背井离乡。

很感慨艺术家们打造现代化寓言,电影《天狗》原著《凶犯》里面的退伍兵狗子为坚守护林员职责不惜用生命捍卫,而曾经为他全家披红挂绿的村民们却挥棒相向,有村霸的淫威,更多的是清除异己,捍卫利益;电影《红月亮》中天真纯情的豆豆,在村里暴发户土改开的饭店里遭强暴后,得到的不是亲友的同情安慰,反而是为强奸犯立碑,只因为人性的卑劣。

现实就是不讲道理,世界残酷,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和勇气改变现状。

 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愤怒,我无法不愤怒,尝试着不随波逐流或者一点点改变,却遍体鳞伤,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可是车上的人却没有更换,角色扮演者反复演绎着剧本,在嬉笑怒骂间,只写着两个字:“阴谋”,不小心掉落的残缺书页,也都写满了“利益”,或许也为此永恒。

我似乎也学会了乖巧,不讨喜,做自己,只是谨遵教诲:可以表达愤怒,不能愤怒地表达!